世界聚焦:“清明三不明,百事祸易兴”,还有3天清明节,到底要“明”啥?
2023-04-03 13:33:12来源:小谈食刻

导读:

《历书》中记载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这里的“洁齐”指的是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,“清明”则是指气候清净而明媚。简单的理解,就是清明到了,万物生长,草木青青,一派欣欣向荣景象。

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明确记载了,但是要把它和传统节日,挂上钩那还是唐宋以后的事情了。关于清明的解释,其实原不不止时令讲的,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,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“清明三不明,百事祸易兴”,还有3天清明节,到底要“明”啥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按照时令的解释,清明就是气清景明,更多的形容环境,我们可以理解为清澈明净,而实际上,它还有其它的解释,那三不明分别是什么?

一、不明孝义

清明节是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,这一天要上坟祭祀,其实也是提醒我们,要做一个懂孝义的人,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,要保持清醒。

在民间清明节上坟,它体现了的晚辈的一种孝心,如果这样重要的日子,坟上也没有祭祀的话,那么显然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座孤坟,颇有“香火已断”的意思。

清明要明孝义,懂得上坟的意义,它并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真真真切切表达自己的一个情感,这也是对祖先的一个怀念以及敬意,同时也是在告诫晚辈,不要忘了祖德,正是因为有祖先的辛勤创业,以及传宗接代,才有了现在的代代进步。

不明孝义,连最基本的孝都不知道,那么在又何谈兴旺发达,这样只会招来祸端。

二、不明是非

清明有清醒明白,神志清明的意思,也是让我们明白,在平时的生活中,要明辨是非,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,一定要注意是非分明。

记得孟子曾说过:“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简单的说,真正看清什么是十分,那才是智慧的起点,没有是非之心,连个人都算不上。事实上,在是非面前,很多人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,可是难的是在私欲还有诱惑面前,是非还分的清方向。

在清明节说”清明“其实也是告诉我们,要做一个“明礼”的智者,就是利用自己所学,真正做到:明是非,辨善恶,识好歹,知良莠。

不明是非,多半会遭跟头,引起祸事,那也是迟早的事情。

三、不明生死

清明节祭祀,也是告诫我们要明生死。一直以来,中国人都“重生忌死”,忌讳谈论死亡,这也让很多人缺少对待死亡的正确认识,像清明节祭祖,是与亡者对话的节日,也能让人进一步了解生死。

郭沫若说过:“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”;史铁生也讲过“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”。在清明节,我们为已逝的亲人、祖先,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,在这个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中,一年年的轮回,一代代的传承。

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,忌讳谈论死亡的时候,更要懂得”如何珍惜当下“,延续逝者未尽的理想和未能尝试的人生。

【食刻说】

清明节祭祀,其实也是告诉我们,要明孝义,明是非,明生死,或许只有在这样特殊的场合当中,我们才能真正明白“清明”的含义。

【本文由“小谈食刻”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删改、盗用,侵权必究】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电脑和扫描仪怎么连接(扫描仪怎么连接电脑) 天天观察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