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 (赵康明 刘跃先 刘昭)近年来,泸州市纳溪区紧紧围绕四川省“10+3”现代农业体系建设,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,以“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”为目标,以产业兴旺和农旅融合为重要推手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,持续释放”中国特色竹乡”“中国特早茶之乡”等名片红利,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特色产业铸就乡村振兴“硬实力”
(相关资料图)
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春寒料峭,而纳溪区护国梅岭村茶叶基地却“热”起来,来自附近镇、村的村民都抢抓季节赶到茶山上采茶挣钱。“我们已经在茶山上呆了20多天,每天能挣200多元钱。”离家不远,早晚茶老板有车接送,中午有一餐免费午饭,还可以挣钱,来自合面镇沙合社区村民李雪碧对采茶工作很满意。
据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朱春介绍,梅岭村茶叶基地就有集中连片茶叶5万多亩,采茶高峰期需要采茶工1万多人,拥有茶园的村民都各显其能,招募采茶工采摘最值钱的春芽。
纳溪区是”中国特早茶之乡“,该区立足“全球同纬度发芽最早的茶树”优势,编制《纳溪区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》,出台《纳溪区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》等政策,以品牌打造和科技创新支撑茶业转型升级,按照“龙头企业+专合社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编制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,做优做强做特茶叶主导产业,建成涵盖护国、大渡口、天仙等6个镇的56个村“纳溪特早茶”基地30万亩,产品入选首批“中国—欧盟地理标志”互认,年总产量2.29万吨,有近10万人在茶叶产业链上从业,茶叶综合产值达77亿元。
特早茶产业是纳溪特色产业“硬实力”的一个片断,纳溪区围绕“永宁河流域、清溪河流域、G546沿线区域产业振兴核心示范带,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,梯次建设以粮食、酒、茶、竹、特色水果等为主的1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以科学布局、规模化产业集聚、规范化管理促进乡村振兴。
目前,纳溪区除30万为特早茶外,还有“护国柚”“天仙枇杷”等名优水果14.5万亩,2022年实现总产值6.56亿元;花椒0.35万亩,总产值50万元;食用菌200余吨,产值600万元;中药材种植面积0.8万亩,产值500余万元。稻鱼(稻虾)总产量9361吨,产值1.98亿元,10个脱贫村均有千亩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,全区村集体经济总量累计突破1亿元,
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有了"‘智囊团”
“被聘为‘特聘村主任’前,我考虑的是如何做好企业的农旅项目;现在我思考问题的角度,更多是从全村产业发展出发。”泸州鼎立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纳溪区“龙湖水香”田园综合体负责人曾敬平任职上马镇黄桷坝村‘特聘村主任’后,利用企业的经营理念、人脉、信息,为黄桷村坝的招商引资、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有了特聘村主任’,村干部以及村民观念、思路、眼界都有很好的改观,现在黄桷坝村有龙湖水香农康旅文化产业园、万亩红豆杉产业园、黄龙湖生态丛林漂流、民宿等项目,每年流转土地群众受益近200万元,500多人常年在村里季节性务工,月均收入3000多元。”上马镇黄桷坝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人何君说。
乡村振兴,产业是“硬核”,人才是关键。纳溪区针对农村的产业发展不够充分,缺乏具有市场思维、市场理念的人才现状,在选优配强村“三委”班子的同时,制定《泸州市纳溪区乡村振兴“特聘村主任”管理办法》,招募纳溪籍在外投资成功人士和在纳投资企业家担任乡村振兴“特聘村主任”,充分发挥他们眼界宽、见识广、思维活的优势,帮助聘任村拓宽发展思路、完善发展规划、找准发展路径,以“产业+人才+项目”模式推进乡村振兴。
目前,纳溪区回引农村实用人才180余名,127个行政村聘任“特聘村主任”133名(部分村2名),积极引导涉农企业、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促进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的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众创空间、创新创业孵化园等人才平台。以人才为纽带,招引对接项目200余个,撬动社会投资45亿元,走出一条“人才有舞台、乡村得振兴、企业获发展、村民享实惠”的“四赢”之路。
农旅融合承载乡村振兴“大前景”
欣赏茶山美景、采摘体验、品茗新茶、品尝“茶家乐”美食……初春时节,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茶山游人如织。“每到采茶季,茶山成了旅游热点,织团或自驾来茶山的踏青游客有时一天超过1000人,集体公司餐厅和茶农的“茶家乐”家家暴满,去年仅茶山游一项,全村收入700多万元。”梅岭村产业党委书记陈超华说。
纳溪区森林覆盖率57%,100万亩竹林,满目青翠;30万亩茶叶,绿意盎然;130条大小河流,溪水潺潺。近年来,纳溪区立足优越的自然禀赋,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在大力发展“茶杯子、竹筒子、米袋子、果盘子”等特色产业以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思路,推进“酒旅”“茶旅”“竹旅”“果旅”融合发展,绿色经济持续断释放着红利。
在推进产旅游融合发展上,纳溪区大力支持“护国柚”“天仙枇杷”“竹酒”“打古手功苕粉”等区域“土特产”品牌打造。以产助农,以农助旅,以旅兴农,农旅深度融合,成为纳溪区乡村振兴的一把“金钥匙”。林区变景区,产品变商品,农房变客房、农民变产业工人……纳溪区“遍地开花”的茶家乐”“竹林人家”“柚庄”“森林康养人家”等产业,承载着乡村振兴“大前景”。
如今纳溪区的8个A级景区,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6个、11个乡村旅示范村,3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,1个天府旅游名镇,1个名村,“刷新”了游客的视野,农旅融合已成为纳溪乡村振兴的新业态,绿水青山已成为百姓的“幸福靠山”。(完)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